然而,直到现在,我们仍担心部分银行对于产能过剩项目、企业还在持续贷款,个别地方政府对这些领域持续进行补贴,没有充分贯彻中央的各项政策,祝宝良表示。
其中,生活用水增长3.1%,工业用水增长1.8%,农业用水增长0.9%,生态补水增长1.7%。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.6%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增长9.8%,化妆品类增长8.8%,金银珠宝类增长7.3%,日用品类增长12.3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.4%,中西药品类增长14.2%,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.2%,家具类增长16.1%,通讯器材类增长29.3%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.7%,汽车类增长5.3%,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.6%。
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.94亿人,其中流动人口2.47亿人。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959万标准箱,增长4.1%。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50828万千瓦,比上年末增长10.5%。狭义货币供应量(M1)余额40.1万亿元,增长15.2%。在入境游客中,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,增长2.3%。
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508亿元,增长1.6%,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76亿元,增长6.0%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89万公顷,增长3.7%。从外部来看,全球经济失衡导致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。
改革开放后,随着钢铁主管部门被撤销,同时,政府放松了钢铁业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,民营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诞生。现在钢铁产能达9300多吨的停产半停产僵尸企业,职工数量高达三四十万人,这部分职工的安置如何解决,是头等大事。上至中央政府,下至生产企业、经销企业,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在这方面努力。在钢铁产能方面,他提出,要在近几年淘汰落后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,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~1.5亿吨,并且严控新增产能。
目前,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原则是:市场倒逼、企业主体、地方组织、中央支持。有观点认为,由于钢铁对于地方政府的作用,比如在GDP、就业、政绩等方面,在一些错误发展思路的导向下,会加剧产能过剩。
他认为,政府要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,妥善抚平去产能阵痛。眼下,中国钢铁业的日子更加难熬,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开的最昂贵的药方,可能也治不好中国钢铁企业的病,因为这个病的症结就在于钢铁行业长期粗放式发展的冲动,以及长期对于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漠视。比如,钢铁行业平均负债率接近70%,而这些僵尸企业可能高于70%。此外,技术进步也是一方面,这是一把双刃剑。
实际上,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。财务费用占比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现金流负担加重。中国自2006年建立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统计以来,到2012年末,钢铁产能利用率平均为80%左右,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。比如,一个地方,钢铁行业占主导地位,如果停产,不仅影响运输、餐饮、酒店,还影响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正常开支,这个企业过去是一个纳税大户,现在却要靠财政补贴。
僵尸企业亟待清理随着近两年钢铁行业形势急转直下,不少钢铁企业陷入全面亏损。实际上,中国钢铁行业一直不太顺溜,即使是市场较好的时候,其利润完全被三大国际铁矿石供应商挤压,尽管维持了生产,但日子过得有些郁闷。
实际需求与过剩产能几乎对半。有些企业的实际亏损比报表更严重,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亏损企业收缩贷款,企业不得不调整报表。
李新创说,企业联合重组后如何要生存,如何要去产能,去产能过程中一定有大量职工离开主业,如何妥善安置,这都是现实问题,没有政府的托底,联合重组在中国很困难。另外,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关系。1996年,中国的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,跃升至世界首位。对于一些没有竞争的企业或产能,再联合重组就要破产清算。据我的钢铁网监测的钢铁价格数据显示,钢价从2011年以来整体处于下跌态势,其间虽不间断地出现反弹行情,但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历经5年整体跌幅超过了6成。谁是产能过剩的共犯集中审批、管控竞争的方式已难以抑制产能过剩。
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,清理处置僵尸企业,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。此外,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研究制订推动产业重组、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,加大力度化解钢铁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。
中国冶金工业规划院最新研究表明,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.68亿吨,同比下降4%,预测2016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.48亿吨,同比减少2000万吨,同比下降3%。目前,大部分中小钢厂都面临现金流快速消耗的窘境。
目前,我国粗钢产量占亚洲总产量的70%以上,长期占据了世界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。该项资金在下发时,还将配套一部分地方资金,未来将主要用来解决钢铁和煤炭行业大量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。
钢铁是工业的粮食,口粮充足之后,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。正是各个环节相关者的共同驱动,利益过度放大,造成了今天钢铁产能骑虎难下的结果。而另一方面,全球钢铁需求低迷。为了超英赶美,全国上下甚至不惜砸锅卖铁全民大炼钢铁。
相关政策动态表明,2016年将是中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、实施行业解困的关键之年。斩钉截铁地处置僵尸企业,坚定不移地减少过剩产能,成为当务之急。
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大国间的博弈策略也相应调整,美国等欧美国家奉行量化宽松和保护主义,使中国产能调整始终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外部环境。李新创称,钢铁行业过去已经联合重组的企业,在十二五期间也有解散的,所以,要认识到联合重组对中国这样的大环境、小环境,以及企业和职工来说,与西方有不同之处。
究竟有多少过剩产能实际上,对于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,业内人士早就提出过警告。但是从长远来看,要解决这一问题,还要尽快改变依靠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,更积极地完善市场机制,减少政府干预。
所谓僵尸企业,指的是不符合国家能耗、环保、质量、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在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论坛上表示,国内粗钢产量持续下降,中国钢铁产销已入峰值平台区,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钢产量将总体下行。另一方面,现在过剩的产能不仅仅是落后产能,还包括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产能,这些都是目前产能过剩政策调控无法根本解决的关键问题。别让职工独担去产能阵痛钢铁去产能已不可逆转。
2015年以来,我国企业剥离钢铁资产的案例明显增多。钢铁全行业亏损在加剧,僵尸企业退不出、死不了的问题急需解决。
资料显示,2003年,我国钢铁产能近3亿吨,2012年产能已经突破10亿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在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论坛上表示,国内粗钢产量持续下降,中国钢铁产销已入峰值平台区,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钢产量将总体下行。
李新创认为,对钢铁行业来讲,鼓励多联合、少破产的联合重组的观点值得思考。1996年,中国的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,跃升至世界首位。